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墮落天使-試煉】試讀~無法言喻的‧考驗

真愛  是需歷經殘酷考驗的     
但如果結局非我們能承受  我們是否仍會選擇為愛不顧一切?
那開不了口的千年枷鎖   你是否能解?
而我   是否甘冒失去你的險   只求你懂
那無法言喻的
  



.
.
.

近乎絕跡
但久久還是會在這個部落格中冒出來的  屬於小辣椒最不擅長也最難接受的類型-浪漫愛情小說
因著這本續集【墮落天使-試煉】而再度出現
這樣一部屬於校園浪漫愛情故事的小說
總讓我得費上很多心力變身為一個夢幻小粉紅
再花上好一陣子才能變回來
但我可沒有因此穿著粉紅色蕾絲裙寫文章(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好歹這故事也是因為墮於凡間的天使而成了一本帶點灰暗顏色的故事
所以要穿也該穿著像封面一樣銀黑色系的連身禮服才是麼(我講到哪裡去了...



第一集中
為愛落入凡間的天使丹尼爾  與糾纏萬世的摯愛露西總算是「相認」了
但過往每一世的露西都因為記起了與丹尼爾的相戀
在龐大的來龍去脈衝擊下躲不過詛咒而焚化喪命
因此在此世
丹尼爾拼了命的要保露西安全
其餘的墮落天使們也因此簽下休戰協定
不明所以的露西被送到有著天使基因的人類「拿非利」學校
卻因這樣的過度的保護 及總總身世的謎團而不斷出現脫軌的行為
露西能否靠著蛛絲馬跡找到自己的前世過往?
是否能與丹尼爾繼續夢幻般的愛下去?
天使間的休戰協定到底為了什麼?
流放者為何非抓到露西不可?


這一堆的謎團
.....
我得老實說我無法告訴你來龍去脈(因為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而且你在書裡也無法獲得解答(這什麼跟什麼
這第二集無疑創造出更多的謎團
除了擴大那個天堂裡亂七八糟的鬥爭
還加入一堆更複雜的奇幻角色
雖說結構上是更為完善了
但主要著墨點仍大多在露西這小女孩對這份突如其來的暈頭愛情
引發出的許多衝動且思慮不周的行為
整個天使墮落過程及甚至世紀愛情造成的原因解說明白度不足
成了本集中較為嚴重的缺憾
簡單來說
我想本集應該還是屬於這部系列小說中的上坡階段
持續以緩慢但有進展的速度往制高點步去
如果喜愛此類型故事的讀者  恐怕還得要等上好一段時日了


就情節的鋪成而言
本集故事比第一集更加的與【哈利波特】相似
畢竟是奇幻類的校園故事為主幹
有種逃脫不出的既定模式
女主角亂闖且不顧後果的行為
讓我想到當初在【消失的密室】【阿茲卡班的逃犯】時因不成熟態度而被罵到臭頭的哈利
而那夢幻且荒唐的感情態度更比之【暮光之城】中的貝拉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害我實在是無法對那些超脫現實 例如浮在空中親吻啦、月光下擁抱啦 等等情節有什麼評論(你給我回來地球表面啊你
不過
就一位情竇初開的女高中生而言
生命重要的事也就莫過於愛情了吧
情人間因為一點狀況便出現的爭執
看不開過不去的情緒
在這個相愛後的相處階段總是屢見不鮮
兩人意見的分岐
因互相在意、互相保護關心而出現的誤解
就像一場場沒完沒了的試煉
而愛這種東西老讓人在那裡頭腦袋打結
簡單的加減法總會輕易變成了複雜方程式
正所謂當局者迷
自古情關總難過  不是嗎?
至少令人慶幸的是
這樣的故事中  女主角還是有在思考的(即使是以我看不慣的思維模式....
在追尋自己前世的過程中
即使荒唐莽撞
但卻充分的顯出露西該年齡會出現的應對模式
(畢竟她從來沒活過超過17以上的年紀,思考模式長不大怪不了她吧(茶)
反觀永遠不老不死的丹尼爾陳穩老練及憂慮深邃
這差異也許正是除了兩人在與輪迴因果、神秘詛咒抗衡之餘
真正要試煉之處吧
這一切究竟會如何?
我想讀者們也僅能耐著性子
將滿腹疑惑留待未來繼續觀看後續如何發展了


最後
一定要和大夥兒抱歉的是
我老是改不了寫愛情小說心得就會搞笑的習慣
愛情甜蜜時我慣於逃避
沈重時也逃避
被冷落時逃避
被關注時也逃避
搞笑也許正是我企圖逃避內心真實冀望的一種方式
畢竟我身邊可沒有強大可永遠以翅膀保護我、無論如何都不讓我墜落深淵的人
又或許
事實其實是 就連這樣青春夢幻又莽撞不顧及他人及後果的露西 
都比我勇敢多了

.
.
.
.
.

愛情的試煉是什麼?
是我有著數不清的幾世記憶卻無從與你說起?
是你急迫的想貼近卻僅能碰觸空虛?
是那座走不到盡頭的橋樑
還是我們之間的不知如何填補的空隙?
是我不懂你的心你的思緒你的關切?
是你不懂我的情我的念頭我的憂慮?
是我望著你背影看著你遠離
還是你看著我迷惘陪著我追尋?


我們不顧一切
承受非我們能承受


只因最大的試煉是


是我愛你     無法言喻




990927



感謝三采文化提供試讀
 
延伸閱讀:
 

------------------------------------------------------------------------


【墮落天使-試煉】


蘿倫凱特(Lauren Kate  /      亞奇  /
三采文化(20100929



-----------------------------------------------------------------------

2010年9月26日 星期日

【漂離的伊甸】試讀~包裝在驚悚故事下的真實黑暗

泰絲格里森的新作【漂離的伊甸】仍舊是具備一碰就令人無可自拔的魔力
這個曾讓我以破紀錄的閱讀專注時間飢渴的翻閱書頁的作者
在這個作品裡依舊豪不吝惜的展現出她的精準及犀利
並以富邏輯的驚悚包裝社會及婦女關懷
傳達既敏感又不容忽視的邊緣議題


相信與我同樣喜愛泰絲格里森前一部作品【莫拉的雙生】的朋友們定能又驚又喜
【漂離的伊甸】不但與之同為系列作
幾位熟悉的角色也在此做了延伸
當初閱讀【莫拉的雙生】時的那種狂熱及興奮的心情
以及因故事結束而無法再進一步分享角色們內心思緒及經歷遭遇的那種失落
在我看到熟悉角色登場的那一瞬間一股腦全擁了上來
就像有什麼在急迫的呼喚著
手指至此再也離不開書頁
在本書中
主角從女法醫莫拉換成了挺著肚子的警探
這位魄力十足的女警在【莫拉的雙生】裡雖沒有過多的著墨
卻已足夠令人印象深刻
她以一個柔弱的外表登場
卻內含強悍且不低頭的性格
總是正義的為了真相而戰
在【漂離的伊甸】裡
作者讓這位女性角色的個性更鮮明的浮上檯面
並細膩的描寫出一位女性在多種不同社會角色間
因天性、個性、後天環境所需及喜好等不同
而產生的內外衝突
及在許多反覆的調適及不斷的挑戰中
最終融合成偉大且剛柔並存的心境



我可說是非常的喜愛作者塑造出這樣的角色
由其是運用即將臨盆卻又意外遭到綁匪的控制、照護嬰兒的不拿手與追緝犯人的無畏
公與私、安全與正義之間兩難的矛盾的衝突、危難中發揮出的剛毅及柔情等許多張力極高的情節
種種強烈的對比
使擔任破獲這驚悚懸疑案情的主角顯得平實
而非一位因英雄主義而虛幻創出的人物
珍的調查局探員丈夫嘉柏瑞在專業與家庭間的憂心與堅持
以愛及真誠的情感無怨無悔的支持
更使得這些溫暖成了本故事在緊張及懸疑之餘最精彩的部份


故事的背景本身所描述的是遭到不法集團拐騙進而被迫買身的可憐女孩
她們的身心飽受摧殘
不但求助無門  甚至大多落得不得善終的下場
這些女孩們抱著美好的夢想
卻也有著無法負荷現實醜惡的天真
直到破碎的那一刻
才發現這些泡沫造成了一場自己永遠無法挽回的人生
故事中的受害者蜜拉歐蓮娜在一次不明原因的意外中幸運的逃離死亡厄運
卻也因為這些不能浮上水面的不堪醜事而被人追殺
因自慚形穢而講不出的事實
因高層涉入而舉無可信知人的惶恐
作者描述這些人物坎坷遭遇之寫實
無論是那有如地獄般的囚牢
或是因無退路、企圖全力一擊才執行的挾持綁票案、長期的恐懼而瀕臨崩潰的神情及行徑
均讓人無法將這樣可悲又可怕的社會現象抽離腦海
那情景彷彿真實上演般揮之不去
懷抱著美好的憧憬
卻踏上從此遠離平和樂園的不歸路
將這樣一個殘酷的社會事實呈現出來的【漂離的伊甸】
再一次的證實泰絲格里森不但不愧為醫學懸疑天后
更是個將社會黑暗面寫實的投影在小說中的能者
這樣精彩的故事一切都要從莫拉在停屍間發現的死而復生的屍體開始說起
驚恐的開頭
懸疑的過程
外柔內剛的毅力
光明與晦暗的抗爭
經由泰絲格里森的筆
它無疑的深植我心
一躍進入我寧可挑燈點燭 也非要夜戰不可的好書榜單




990925


感謝春天出版社提供試讀


延伸閱讀:

【貝納德的墮落】~但,即使薄弱,也要奮力一博


【莫拉的雙生】~小說如同社會的縮影,真相如同現實般殘酷


---------------------------------------------------------------------------------


【漂離的伊甸】Vanish


泰絲.格里森 TessGerritsen /      莊瑩珍  /
春天出版(20100927



-------------------------------------------------------------------------------

2010年9月22日 星期三

【贖罪】試讀~審判的聲音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但於法之外
那些因內疚、懊悔、困惑、傷痛所造成的譴責
該如何論罪?
那些因矇懂、驕縱、自以為是所闖下的大禍該由誰定奪?
那些愛與恨
得花上一輩子來補償
付出無法逆轉的代價
這樣
就能贖罪了嗎?




【贖罪】


這本書是關於一個少女被殺的故事


一個從大都市轉來小鎮讀書的孩子英未里
某天課後被陌生人帶走
繼而被殺害
一同遊玩的四位同學目擊了這位兇手
卻未能即時警覺到事態的嚴重
發現屍體後
這群幼小的心靈因此受到極大的衝擊
不但因過度逼近死亡而無法揮去恐懼
更因潛意識認定此結果是自己所造成而不斷自責
種種壓力導致這些孩子無法指認出兇手的相貌
而女孩的母親傷痛之下
更將所有的責難及怨恨全轉嫁到這四位孩子身上
使得這四位孩子此生皆被禁錮在那個讓世界破碎的時間
最後走上悲劇的路途


在接觸到本書之初
我並沒有很花費很多心思的去仔細閱讀書介
也因此
書名上【贖罪】兩個字映在我那毫無成見、一片淨白的思緒上時更顯的怵目驚心
是怎樣的故事能討論這個關於罪的沈重問題?
是什麼錯事  鑄成了怎樣的不可挽回
讓補償有如除不去的大石
終身得扛在身上?


湊佳苗的寫作手法讓人像是現場聽著這些孩子講出埋藏在心底的真心話
故事全貌以不同的口氣 不同的心境所拼湊
靠著四位女孩的自述
讀者們將能跟隨這些久遠的記憶
在一字一句中描繪出事發輪廓
根本無罪的女孩們
卻因英未里母親麻子女士無法諒解且惡毒的話語
加上超過年齡負荷的創傷
終將英未里的悲劇歸咎於自己
讓自己被無形的死亡恐懼及贖罪威脅壟罩
將他們這些各自不同的命運
全都相同的封印成永遠無法脫困長大的靈魂
尋著互為因果的命運腳步
扛著鑰匙早已遺失在童年記憶中的沈重枷鎖
骨牌效應的造成了更多的悲劇
這簡直像場詛咒似的
讀著這樣像告解般的文字
就彷彿自己是當事者般被指責到無所遁逃


在讀完此書後
我的心情是落寞的
於四位女孩後
第五段落中麻子女士的自白帶著懊悔、自責、傷痛、不解及指控等多重情感
以至於最終揭曉的結局
讓人不甚唏噓
就連最後那似有若無的光明跡象也都不足以讓我感到豁然
這故事中的所有角色
都像處在一團解不開的線團中
無法擺脫那些源自於內心的罪惡感
即使它明明不應、也沒有理由該存在
卻仍如影隨形
即使很努力的擺脫
實則僅抓不放
或讓這些行為變成了企圖轉嫁
結果使得每人都踏上罪惡的路途


我不忍去思考及評斷的正是那過程的苦
一件事情發生了
其實不是單一人的責任
也大多非單一原因
卻總是得有人來扛
傷害總是像不小心沾上宣紙的墨水
只要小小一滴便擴散暈染
而人又總無法正確的判斷他人的思緒
且強烈的受到環境、生長背景、教育方式等而左右
這過程中
我們有多常輕易的傷到他人?
又有多常輕易的被他人所傷?
有多少事情我們能幸運的一笑置之
卻又怎知何時我們也會有過不去的一天?
我想起自己也曾傷了一個人
那之後我幾乎將所有我本可擁有卻無法順利得到的當成代價
將本不該發生卻的出現的事情當成報應
我選擇讓把那些痛苦當成抒發情緒的出口
彷彿只要多苦痛一點
就能好過一些
老是害怕自己多開心一點
罪就變深一些
所以那些背在自己身上重擔
最初是否正是自己種下的?
那些我們以為遠離的
是否仍在不知不覺中惡性循環成一個巨大的黑洞
不肯輕易的放過我們?
人生談何容易
原諒也談何容易
悲劇贖不了悲劇的罪
但我們卻是否始終重蹈覆轍?


【贖罪】這故事
作者這坦率又細緻的描繪
不可否認的成功的讓我抓著那條本該是透明的心弦
揪著拉著扯出了原本掩蓋在完美無瑕外表下的情緒
那或許是罪惡感
或許是欺騙自己、假裝良善的念頭
或是想補償、想贖罪的心
但沒有任何一種
能逃過像這樣赤裸的手法
那些在意識裡始終不肯捨棄的呼喊開始越發大聲
而讀者只能手足無措的
聽著自己內心的
審判的聲音


990921


----------------------------------------------------------------------


【贖罪】


湊佳苗  /
皇冠出版社(20101011



----------------------------------------------------------------------